掌舵人丨网上连张照片都没有,但他火速干到了2000亿
与你我一样,几乎没有公开信息,在网上也找不到一张图片,甚至连名字都少有人知。
二十多年,他就这样躲在暗处,默默打造着属于自己的资本帝国。
01
幕后玩家
神龙见首不见尾
在近些年的国内资本市场,“鸿商系”绝对算得上是一匹黑马。
公开数据显示,2014年,鸿商集团的资产规模只有339亿,而截止到今年三季度,其总资产已跃升至2105亿,不到八年的时间翻了6倍多。
“鸿商系”的主体是鸿商产业控股集团,关于这家公司的公开信息极为有限,只知道成立于1998年,2003年组建为一家专业化的综合性产业投资控股集团,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。
时至今日,鸿商集团产业布局的广度和深度已是相当了得。
广度上,旗下资产涉及新能源、航空运输、矿业、医药、新材料、TMT、风投、现代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。
深度上,以新能源车为例,鸿商集团实现了从上游原材料(洛阳钼业)到中游锂电池(宁德时代、吉阳智能)再到整车制造(极氪)的全覆盖。此外,鸿商集团还持有保利协鑫能源6.57%的股份,而后者是光伏硅料的绝对龙头。
令人疑惑的是,如此庞大的一个资本帝国,竟全部归一人所有——于泳。
天眼查显示,鸿商集团的股东为自然人于泳和瓦房店维斯特工艺纺织品有限公司,而于泳个人就持有鸿商集团99%的股权。
更令人疑惑的是于泳本人。
2022年,于泳位列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601位,与其并排的是美国“联邦快递之父”弗雷德·史密斯、英国维珍集团的理查德·布兰森以及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。
虽“富可敌国”,但于泳却极其隐秘,隐秘到让人感觉都不正常。
他不在公司任职,从不公开露面只是以实控人的身份在背后操控一切。2012年,洛阳钼业在A股上市,作为大股东,外界本以为于泳会出席敲钟仪式,但最终仍是千呼万唤未出来。
在互联网上,找不到一张关于他的图片,就连福布斯中国官网主页也只能为其留白。百度百科只是罗列了一些他在2003年之后所获的荣誉,至于出身、经历、背景,只字未提。
很显然,于泳是在刻意回避公众的目光,这也造成了公众对其不甚了解。但是,其发家史是无论如何都藏不住的。
02
以小博大
两次出击定乾坤
于泳人生的第一块跳板是洛阳钼业的改组。
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,国际矿业市场的大环境持续恶化,叠加国有企业效率低下,洛阳钼业当时已经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。经营出现严重亏损,拖欠员工养老保险金5000多万元,全厂6000名职工有一半放假,随时准备破产。
为改变现状,洛阳市政府全力推动洛阳钼业混改,于泳闻讯而来。2004年,鸿商集团以1.78亿元拿下洛阳钼业49%的股权,随后便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,涉及人事、管理、制度等方方面面。
效果立竿见影!
2005年-2006年,洛阳钼业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1.57亿和15.15亿。两年时间内,鸿商光分红至少就应在5亿以上。
更大的红包还在后边。
时间进入2007年,彼时全球资本市场已近乎疯狂,于泳瞅准时机火速推动洛阳钼业赴港上市,并吸引了李嘉诚、李兆基、郑裕彤等香港大佬组团认购。
自己争气,加上行情配合,洛阳钼业市值一度突破900亿。以鸿商集团当时持股比例计算,持仓价值约340亿。仅用三年,于泳就让1.78亿变成了300多亿,身价暴增百倍。
如果是洛阳钼业的财富神话靠的是于泳个人点石成金的能力,那么投资宁德时代获得的巨量收益则完全是搭上了便车。
2016年,鸿商资本出资8亿,以12.75元/股的价格入股宁德时代,持有6275万股。2018年,宁德时代登陆创业板,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的绝对霸主,其在资本市场一时风头无两,市值最高时超过1.5万亿,而鸿商资本最高持仓市值达到434亿元。
根据鸿商集团财报,公司2018年归母净利润飙升了超18倍,而这正是宁德时代上市引发的公允价值变动所致。
据《网易财经》统计,鸿商资本过去几年通过进进出出已累计在宁德时代身上套现了约160亿元,且现在持仓规模仍近百亿。综合算下来,于泳背靠宁德时代轻松实现了几十倍的投资收益率,而宁德时代给予他的远不只是直接体现在账面上的财务收益。
别的且不论,单凭宁德时代在圈内的地位和影响力,就无形中为鸿商布局新能源赛道提供了助力。
2021年,鸿商资本与宁德时代一起参与了吉利极氪的Pre-A轮融资,而后者与宁德时代拥有紧密的合作关系;鸿商资本入股的吉阳智能,同样是宁德时代上游重要的合作伙伴。
更早之前,当鸿商旗下的中法人寿资金紧张时,还是宁德时代慷慨解囊,拿出9亿入股。
柳青在《创业史》中写道:“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,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,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。”
用这段话来描述于泳的投资历程,再合适不过了。回顾其发家历程,虽然从事投资二十多年,但绝大多数财富都是在洛阳钼业与宁德时代上实现的,先后两次用几亿资金撬动了几百亿的利润。表面看似乎是运气使然,但细究起来,于泳个人的运筹帷幄才是取胜的根本所在。
03
敢进知退
驭势取舍见功夫
于泳很神秘,但他的性格秉性已经在操盘手法上留下了痕迹。
他敢赌、敢搏、敢逆行。
2012年-2018年,铜价整体处于下行周期,于泳不仅没有收缩阵线,反而强力推动洛阳钼业在全球大手笔收购矿山。
2013年,其通过洛钼控股(CMOC Limited)以约8亿美元(约49.04亿人民币)收购澳大利亚北帕克斯铜金矿80%权益及相关资产。而当时洛阳钼业的年净利润只有10个亿,且尚处于下滑状态。
2015年,全球大宗及金属商品价格进一步下探,洛阳钼业主营的钼、钨、铜等产品价格全年分别下跌了20%—30%,使得公司当年利润大跌,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于泳抄底的决心,越跌越买。
2016年,于泳两次豪赌,以16.76亿美元(约111.94亿人民币)收购英美资源所属的巴西铌磷业务;用26.42亿美元(约181.46亿人民币)拿下Freeport所属刚果(金)铜钴业务。
事后回看,这绝对堪称神来之笔,铜、钴价格在随后几个月企稳上涨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正因有了这几次逆周期并购,才奠定了洛阳钼业如今的地位。但是,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永远是难的,对于当时身处其中的人而言,是对魄力与定力的极大考验。
于泳的过人之处就在此,只要是他认准的,就会死死咬住不放。
2012年,于泳看上了澳大利亚的上市矿企名为Discovery Metals,决定对其实施并购。于泳开出的价格比Discovery Metals过去20个交易日内按成交量加权的平均价溢价了45%,但Discovery Metals依然不为所动。
一怒之下,于泳聘请花旗做顾问,绕过Discovery Metals董事会,直接发起“敌意收购”。
他敢进,也知退。
2004年洛阳钼业改组时,吸引了各路资本争先竞购,其中就包括复星、紫金矿业这些产业资本巨擘,无论是资本实力、产业运营能力,还是江湖名气,都比当时的于泳强太多。
但各方都因寻求控股权而与当地政府产生冲突,且不愿让步。于泳以退为进,不仅答应了地方政府的要求,还拿出钱来安顿员工,最后成功入主,赚的盆满钵满。
会冒险,懂取舍,既能杀伐决断,也能贵柔守雌,能把握进与退的火候,这是于泳能今天这样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不过,由于过去几年频繁在资本市场攻城掠地,“鸿商系”的仓位已经很重,碰上今年的市场行情,压力激增。
根据鸿商集团最新披露的三季报,2022年1-9月,公司净利润亏损已经近25亿,而去年同期是盈利129亿。
▲图源:鸿商集团财报
这艘大船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风浪,不知于泳还能否乘风破浪。